bunbun 發表於 2014-3-28 07:21:56

「全城街馬」:街馬出哲學

蘋果日報 2014-03-28

毅行出哲學:街馬出哲學        

香港人曾經相信過渣打馬拉松主辦者──因為交通封路、市民安全、不阻商戶做生意等原因,在香港舉辦馬拉松,天未光起步,42K只有最後1K才可接觸群眾,是有理由的。有些謊言說一萬次,也不能成為真理,因為過去十多年,跑步在香港越來越普及,香港人並且把跑步和另一項香港人最愛──旅遊──結合。在東京、倫敦馬拉松賽道上,四處見到香港人蹤影。香港人親眼看到,馬拉松不應該是這樣,渣馬講大話!

渣馬權貴漠視訴求

馬拉松應該是城市嘉年華,賽道走入社區,與眾同樂,全城參與一項充滿歡樂的活動。東京能,倫敦能,香港不能?熱血跑友口誅筆伐,傳媒也加入這場討論,香港能否擁有一個引以為傲的馬拉松?可是,香港人發現在馬拉松這課題,他們碰上堅硬無比的高牆。這高牆代表可能是香港最厚顏無恥的一群人,叫體育權貴。香港體育界儘管不停出現令人震驚的不合理事情,這麼多年來,體育權貴位置穩如泰山。體育權貴依照自己一套方式做事,對外界及運動員要求,充耳不聞,因為權貴認為只有他們最清楚,甚麼最適合香港體育界利益。渣馬權貴被揭發涉嫌利益衝突,冇有怕,因為權貴權力來源,從來不是公眾。你有你鬧,渣馬繼續它做事方式,渣馬逐漸變成一項被四方八面抨擊的盛事。

這故事去到這裏,本應完結,因為渣馬權貴厚顏神功太厲害,不過故事峯迴路轉,因為有三個人特別不服氣,認為靠把口或支筆鬧,是無用,他們決定付諸行動,以行動向港人展示,渣馬不是適合香港的唯一方式,馬拉松有其他可能性。這三個人是「全城街馬」(Run Our City)創辦人:張亮、魏華星和梁百行。

全城街馬三子不是採取抗爭方式去打擊渣馬,而是身體力行舉辦另一項長跑活動,以行動證明馬拉松的其他可能性。他們不是靠鬧,反而是做足渣馬權貴認為只有他們做得到的事情,例如與區議會、警察、醫療、交通部門、贊助商戶、技術支援等單位協調磋商,以合作方式舉辦一項五千人參加的長跑比賽。上星期日,全城街馬證明馬拉松不一定須天未光起步,工作人員不一定呼呼喝喝,賽道不一定是大橋隧道。全城街馬證明親人朋友一同參與的嘉年華會,是很開心。還不止,全城街馬是具延續性的社企,除了舉辦比賽,它宗旨是以跑步改變人生,特別是年輕人。有興趣朋友,請瀏覽全城街馬網址:http://www.runourcity.org。

渣馬權貴此時一定是藐藐嘴:「搞個10K賽,就也文也武,班細路太天真。」渣馬權貴,你們企穩,地下有條裂痕。

蔡東豪

http://trailwalkerasphilosophy.blogspot.com

Glad222 發表於 2014-3-28 13:53:59

又一篇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文章,令人反感。
無可否認觀塘 10 Km 街道賽為我們帶來很多新的衝擊
業界可以好好沉澱和借鑑,力求進步
可惜蔡東豪語帶恐嚇的文字,猶和怨婦般時而潑辣,時而譏諷
實在令人討厭

講真:請觀塘10K主辦者設計三條分別是42、21和10k 的賽道,既要走跑時間不在清早、地點在鬧市、容納六七萬人、同日舉行、沿途有市民打氣......看看他們交甚貨色出來?

良性互動、理性溝通、同步成長不是更好嗎?

wlau 發表於 2014-3-29 11:39:44

講真... 由蘋果同主場新聞做今次官方傳媒開始, 都知係劍指乜人..

成個比賽咁多問題, 生果就避而不問, 但創指田總同政府就口誅筆伐乜都齊..

俾著係親中團體攪這個比賽, D 收入去向唔清唔楚就已經日日見報啦.. 所謂慈善, 但D 錢去晒創投公司先.. 扣除一切開支, 先再捐出去.. 捐俾邊D 公司, 要俾我地D 跑友炸爆佢FB , 先講會捐俾邊類既機構, 係邊類.. 而唔係指定..

五千報名果度更神奇.. SPORTSOHO 同佢FB 俾人問到唔答重點問題, 就早早話FULL 左.. 之後就不停搵D 工商團體叫佢地派隊出賽.. 咁果五千個位FULL D 乜呢?

我唔反對有人有心有力攪比賽, 亦都好支持真心攪比賽既人, 但唔好講到好似得佢地有心攪..好似除左渣馬, 就係得佢地咁.. 香港仲有其他更大型既比賽, 仲有其他有心攪比賽團體.. 唔好講到好似得佢地..

armanchi 發表於 2014-4-6 10:42:43

wlau 發表於 2014-4-4 14:56
我並唔否定他們所做既, 姑勿論佢地係真心定想為名, 但現在既傳媒窮追猛打, 好似要置對手於死地既心態是否 ...

"點解一定要靠踩渣馬抬自己?" - 原因很簡單,搵market leader黎“挑機”加“對比”乃常用的市場推廣策略,可以迅速被關注、製造話題、提高知名度,達到marketing 的目的。
各大運動用品生產商已經鋪排好,跑步用品消費未來幾年全球都會爆發性增長,系呢個area A記、N記、甚至特記等等個個都想插旗。你當我系小人之心都系甘話,搞個賽事有嗮marketing plan + strategy,搵嗮名人/寫手日日出稿,目的何在,呼之欲出。
其實你有熱忱也好,有目的也好,系香港多搞幾個比賽,當然對跑者黎講一定系好事,可以多左選擇。但系我真唔鍾意呢個比賽系甘踩低人黎自己上位,踩渣馬,覺得賽會管理層好有問題、好廢,每個人嘅看法唔同,fine;但系,唔該唔好踩低當日嘅工作人員、義工、維持秩序嘅警員,甚至跑手,唔好一個鍾意,要promote自己個比賽啦,就一句否定渣馬當日所有人嘅參與、付出同努力。

alexlau 發表於 2014-3-28 15:15:47

這篇文章的重點, 是說很多香港人去過世界各地跑馬拉松之後, 他們明白香港馬拉松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他們嘗試和田總等主辦單位反影, 但最後賽事都沒有很大的進步. 於是這班有心人便走出來另起爐灶, 希望辦到一個理想的香港馬拉松. 他們想用行動証明, 主辦單位聲稱的困難, 不是不能克服的.

文章最後一段, "渣馬權貴此時一定是藐藐嘴:「搞個10K賽,就也文也武,班細路太天真。」渣馬權貴,你們企穩,地下有條裂痕。" 是想說這只不過是一個開始, 他們會繼續努力, 証明給主辦單位看, 不是做不到, 只是他們不去做.

看到樓上一些朋友的comment, 我很想提出幾點討論一下.

1. 很多人對全城街馬主辦單位的動機有懷疑, 能說出他們有什麼實際利益嗎?

2. 如果你的志願是做警務署長, 起碼要由見習督察開始. 現在便批評他們第一個主辦的賽事只是一個10k賽, 不是馬拉松, 會不會太苛刻呢. 事實上, 渣馬也要到第4年才有3個不同距離的比賽. 始外, 作為第一次主辦10k賽事, 確已經比很多其他本地10k賽事出色.

3. 如果他們真的辦到一個令很多市民一同參與的市區馬拉松, 那對改善香港長跑賽事的質素, 鼓勵市民運動的風氣, 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不是很有幫助嗎? 最後得益的, 還不是我們香港跑友和大眾市民, 那我們不是應對他們加以鼓勵, 提出正面的意見嗎?

PiTA 發表於 2014-3-28 08:37:43

" … 在東京、倫敦馬拉松賽道上,四處見到香港人蹤影"

我相信我同好多香港跑友一樣,都嘗試過抽倫敦馬拉松好多年但都係無一次成功。筆者話喺 "倫敦馬拉松賽道上,四處見到香港人蹤影"?我真係唔知邊個 "講大話",邊個 "厚顏無恥" !

大文DaiMan 發表於 2014-3-28 08:54:58

PiTA 發表於 2014-3-28 08:37
" … 在東京、倫敦馬拉松賽道上,四處見到香港人蹤影"

我相信我同好多香港跑友一樣,都嘗試過抽倫敦馬拉松 ...

Did you sound a little too garbled? He said "在東京、倫敦馬拉松賽道上,四處見到香港人蹤影。" Not only in London's.

PiTA 發表於 2014-3-28 09:59:10

大文DaiMan 發表於 2014-3-28 08:54
Did you sound a little too garbled? He said "在東京、倫敦馬拉松賽道上,四處見到香港人蹤影。" Not o ...

我都係引用番筆者嘅原文啫。當然,佢都有講到東京馬拉松,雖然我無提東京但係唔代表我否定筆者對東京馬拉松嘅觀察。至於倫敦,我就唔認同嘞。

我相信有智慧嘅讀者係唔需要我再多講都能夠領略到我想帶出嘅要點,so I rest my case.

ahleung 發表於 2014-3-28 11:23:53

獨立對個別賽事的批評意見,是為對它既愛之又緊之表現。不約而同眾方群起而樹之以敵地批鬥,而明顯相比下受益是另外同一賽事,難免令人懷疑這等對比的批判,有否背後人士志在要改變事實的真實性而為之?有句話「真的我不需多說,向你不停的說的不用置疑是假話」!且可能帶有擄掠利益性的!

water 發表於 2014-3-28 12:37:02

事實證明香港搞長跑並唔係田總專利,有心人搞多個馬拉松大家都歡迎。不過如蔡東豪講搞個10km又使唔使大鑼大鼓啊?係咪主辦單位識多啲傳媒日日講幾次就變成真理?

hifilo 發表於 2014-3-28 15:58:52

Anyway, support competition in fair and square manner. Support Runourcity.So far, well done.:victory:

armanchi 發表於 2014-3-28 19:51:37

筆者的訴求是:馬拉松應該是城市嘉年華,賽道走入社區,與眾同樂,全城參與一項充滿歡樂的活動。

這個訴求,不是渣馬賽會能提供的,是全香港市民來提供的。東京倫敦是全城參與而香港不是,有相當大程度是因為社會文化差異、跑步文化差異。筆者只覺得外國的月亮份外圓就埋怨渣馬賽會,我覺得是不公平的。渣馬賽會在香港這路少車多人多環境搞一個馬拉松真不簡單,需要動用多少警力人力物力。

要全城參與?很簡單,叫政黨在比賽當日系屋村搞D“觀賽團”,拍下月餅咪得囉。

其實,對於真正跑者的真正訴求,估計筆者也不清楚。跑者真的需要系跑緊個陣"全城參與"?




Hennatalk 發表於 2014-3-28 22:02:39

本帖最後由 Hennatalk 於 2014-3-29 08:03 編輯

這個賽事,終於舉行及結束了。自己很期待知道當天的狀況,因為想知道主辦者的誇誇奇談,是否如我所料,自己的搬石頭擲自己的腳。先申報,我不支持這賽事,當然沒有參與,但我會抽身以一個觀察者看。
大會一直說,香港賽事(尤其渣馬)沒有氣氛,它強調兩大原因:一是開跑太早,甚少人能起身打氣;二是渣馬禁人打氣。大會將開跑時間推至八時半,又鼓勵打氣。但可惜,從師兄們拍下的照片,我找不到很多自發來打氣的市民(大會請的,當然不計,他們不能支持它的論點)。這現象,可以證明平時大會說的一套,不攻自破。也如我所想,這賽事,跟許多在香港八點開跑的十公里,實分別不大,這結果也很正常。只是大會不斷吹擂,在跑場稍有資歷,也清楚明白。大會經常以氣氛去攻擊別人,自己卻不能做到預期的氣氛效果,我覺得是失敗多於成功。

Hennatalk 發表於 2014-3-28 22:20:06

alexlau 發表於 2014-3-28 15:15
這篇文章的重點, 是說很多香港人去過世界各地跑馬拉松之後, 他們明白香港馬拉松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他們嘗試 ...

https://www.longrun.hk/thread-22153-1-1.html

大家意見都在這

luiwai5 發表於 2014-3-29 00:18:56

5000人同超過50000人既比賽規模是完全兩回事,
唔知點解ㄧ定要以早開跑呢樣黎抽渣馬水.
而且唔覺跑街有乜特別吸引, 值得不斷強調?
其實做好自己咪得, 點解ㄧ定要啄住渣馬咁小家?

luiwai5 發表於 2014-3-29 00:20:33

5000人同超過50000人既比賽規模是完全兩回事,
唔知點解ㄧ定要以早開跑呢樣黎抽渣馬水.
而且唔覺跑街有乜特別吸引, 值得不斷強調?
其實做好自己咪得, 點解ㄧ定要啄住渣馬咁小家?

divejy 發表於 2014-3-29 10:44:04

咬人唔放是宣傳技兩之一

ahleung 發表於 2014-3-29 12:05:00

「在東京、倫敦馬拉松賽道上,四處見到香港人蹤影。」我想筆者所言的香港人會有幾多個?1.幸運抽到的有幾多個?2.而又減去辨認到又有幾多個?(全靠衣著)再減與多相遇又幾多個?數字真可誇啊!一是筆者將大部日本人誤認、或是筆者吹水作大不經大腦!

chtang 發表於 2014-3-29 23:07:41

其實只係一個普普通通的10K跑,係唔應該作到咁大,收咁貴。加上再藉隹NGO名義,就會令人更反感。就我而言,跑步主要係鍛練身體,挑戰一下自己,有沒有人在旁打氣,俾食物和飲品,根本就不重要。

alexlau 發表於 2014-4-1 12:19:05

armanchi 發表於 2014-3-28 19:51
筆者的訴求是:馬拉松應該是城市嘉年華,賽道走入社區,與眾同樂,全城參與一項充滿歡樂的活動。

這個訴求 ...

什麼是真正的跑者? 我個人認為, 只要能在路上跑, 不論他/她是用雙腳, 單腳或輪椅, 不論他/她是快或慢, 不論他/她是全力以付或輕鬆進行, 只要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賽事, 他/她就是一個跑者. 那你可以告訴我什麼是跑者的真正訴求?

香港人事事講求效率, 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 一般都很冷漠. 就算下一年的馬拉松在尖沙咀, 旺角跑, 相信也不會有很多人出來打氣. 但是不是就放棄不去嘗試改變?

要做到像東京倫敦等馬拉松, 的確不是主辦單位要做便做到. 但他們有嘗試嗎? 難道真的不可以多給輪椅選手5分鐘嗎? 不可以仔細分開起步時間, 將快慢選手分開起步嗎? 有需要對自發派食物的市民也百般阻撓嗎?

"全城參與" 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除非你不認同這理念, 否則實在不明白,為什麼不單只不鼓勵他們, 還對他們冷嘲熱諷.

alexlau 發表於 2014-4-1 14:26:34

Hennatalk 發表於 2014-3-28 22:02
這個賽事,終於舉行及結束了。自己很期待知道當天的狀況,因為想知道主辦者的誇誇奇談,是否如我所料,自己 ...

我也沒有參與這個10k, 因為對於我來說, 該賽事是否適合做pb比較重要. 這個像嘉年華會式的比賽, 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但對於他們的理念, 我卻是非常支持.

你說得對, 開跑太早和賽程的設計, 的確不是沒有氣氛的主要原因. 沒有氣氛的主要原因是香港的跑步文化和香港人的冷漠. 這絕對不是渣馬主辦單位要做便做到, 也不是一時間可以改變過來的事. 但他們有去做什麼去改變這文化嗎?

要做到"全城街馬", 絕對不是主辦1個10k賽就能改變過來. 正如蔡東豪先生所言, 這只不過是一個開始. 他們的目的是改變香港跑步文化, 令香港馬拉松可以比美東京馬拉松. 當然, 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在這個時間去判斷他們是成功或失敗, 是不是沒有意思呢.

其實最不明白的, 難道我們香港人不想有一個如東京馬拉松的高質素比賽嗎? 如果想的話, 不是應該對他們加以鼓勵嗎?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全城街馬」:街馬出哲學

香港長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