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長跑網  - 長跑長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04|回覆: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拉松是體育和經濟的最佳結合點?

[複製鏈接]

升級   100%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14-4-1 05:23
  • 簽到天數: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1-30 08:3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方都市報(全國版)        2014-11-30

    馬拉松是體育和經濟的最佳結合點?        

    為什麼馬拉松在中國那麼火?近幾年但凡舉辦一場馬拉松,官網因點擊率過高而癱瘓、成千上萬名額不到一小時被搶空的狀況屢見不鮮。馬拉松在中國如同進入供不應求的爆發期。

    參照系

    為什麼馬拉松在中國那麼火?近幾年但凡舉辦一場馬拉松,官網因點擊率過高而癱瘓、成千上萬名額不到一小時被搶空的狀況屢見不鮮。馬拉松在中國如同進入供不應求的爆發期。

    2013年中國馬拉松年會曾透露,去年全國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共舉辦了39場,參賽者達到了75萬人次,其中參加半程和全程馬拉松的也有20萬人次。這種全民參與的態勢,顯示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日益得到推崇。

    畢竟,跑步已經從單調、乏味的運動逐漸演變成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人們跑步既是強身健體、減肥去脂,也是進入一種社交場景。名人們會在書籍或社交媒體中介紹他們的路跑體驗;普通人也在跑步過程中拍照分享成績或者心情,並成為習慣。而參加長距離的跑步———馬拉松,還能讓參賽者體會自我超越、克服極限和挑戰自我的感覺。這讓馬拉松被貼上了一種“炫酷”的標簽。

    對於搭建馬拉松賽事舞台的政府而言,一場成功的馬拉松賽事則無異于一次成功的城市營銷。而且這種營銷也是“物美價廉”的。一方面,相比其他各項大型賽事,城市道路就是信手拈來的馬拉松賽場,主辦城市只需提供少許服務,便能引發廣泛關注,讓動輒數萬人擠破頭參與。

    另一方面,哪怕絕大部分馬拉松參賽者是中國人,也能輕易成為“國際賽事”,放大城市品牌。譬如,雖然數萬參賽者中的外籍選手占比很低,全國44場半程以上馬拉松賽事卻有37場冠以“國際”的名號。通過電視轉播和其它媒體報道,城市形象在短時間內集中曝光,知名度得到提升。

    更何況,馬拉松還是一種能賺錢的營銷。據廈門統計局的數據,廈門國際馬拉松賽2003年創辦,此後十年給廈門帶來的直接營業收入累計高達10.72億元。2011年蘭州國際馬拉松賽期間,僅到蘭州旅遊的人數增長就達15%以上,經濟賬目可觀。

    經濟收益也正是賽事運營商和贊助商瘋狂投入馬拉松賽事的內在驅動力。有媒體估計,目前國內排名靠前的馬拉松賽事(如北馬、廈馬、上馬等)合計贊助費在2000萬-3000萬。少有的一次馬拉松賽事收益的披露,是2014年的杭州馬拉松:1200萬元的成本,2000余萬元的收入,毛利至少67%。

    馬拉松運營商的數據也從另一方面證明賽事的“錢景”。獨家買斷杭州馬拉松4年運營權的智美集團在今年的中期報告中稱:“體育賽事進入高增長期,體育文化市場是中國文化市場的下一個藍海。”僅在過去的一年中,該集團的賽事運營收入就上漲30倍,從230萬元增至7130萬元。

    而品牌贊助商也認定馬拉松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平台,如某國產體育運動品牌竟願意同時贊助天津、廈門、揚州、大連、廣州等多個城市的馬拉松賽事。廣告業人士分析稱,在馬拉松賽花1塊錢可以達到3塊錢的廣告效果,尤其是跑步相關產品。

    難怪中國田協主席段世傑曾表示,“馬拉松辦賽成本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進行市場化運作,人民群衆投身其中,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如此看來,馬拉松似乎已經成為體育和經濟的最佳結合點之一。(萬明)


    +1 1
    上一篇︰蔡東豪十個馬拉松問題下一篇︰2014扶輪八公里繽Fun跑 by di692

    點評

    Like: 5.0
    Like: 5
      發表於 2014-11-30 16:39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香港長跑網

    小黑屋|手機觸屏版|電腦版|Archiver|香港長跑網 |網站地圖

    GMT+8, 2024-4-25 19:30 , Processed in 0.26286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